iso10006(2017)將項目定義為:“承擔實現一個目標的唯一過程,一個項目通常由一系列具有開始和結束日期、符合特定要求的協調和控制活動所組成,包括時間、費用和資源的限制”。
項目具有兩個基本特征:獨特性和臨時性。“獨特性”(也稱之為“唯一性”)是指每個項目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有別于其他項目,每個項目都是獨一無二的。“臨時性”(也稱之為“一次性”)是指每個項目都有明確的起點和終點,不具有重復性。
每一個工程咨詢服務合同或工程承包合同,同樣具有項目的獨特性和臨時性特征,因此,每個合同也是一個項目,可以按獨立的項目進行管理。
美國項目管理學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在其《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a guide to the project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簡稱pmbok)中,將專業知識領域劃分為10大類:
(1)項目整合管理,包括為識別、定義、組合、統一和協調各項目管理過程組而開展的過程與活動。(注:項目管理過程組是指啟動、規劃、控制、協調和收尾)。
(2)項目范圍管理,包括確保項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以成功完成項目的各個過程。
(3)項目進度管理,包括為管理項目按時完成所需的各個過程。
(4)項目成本管理,包括為使項目在批準的預算內完成而對成本進行規劃、估算、預算、融資、籌資、管理和控制的各個過程。
(5)項目質量管理,包括把組織的質量政策應用于規劃、管理、控制項目和產品質量要求,以滿足相關方的期望的各個過程。
(6)項目資源管理,包括識別、獲取和管理所需資源以成功完成項目的各個過程。項目資源包括人員、機械、材料、資金等。
(7)項目溝通管理,包括為確保項目信息及時且恰當地規劃、收集、生成、發布、存儲、檢索、管理、控制、監督和最終處置所需的各個過程。
(8)項目風險管理,包括規劃風險管理、識別風險、開展風險分析、規劃風險應對、實施風險應對和監督風險的各個過程。
(9)項目采購管理,包括從項目團隊外部采購或獲取所需產品、服務或成果的各個過程。
(10)項目利益相關方管理,包括用于開展下列工作的各個過程:識別影響或受項目影響的人員、群體或組織,分析相關方對項目的期望和影響,制定合適的管理策略來有效調動相關方參與項目決策和執行。
具體到工程項目管理中,專業知識領域還應增加:
(11)項目技術管理,包括在工程中所使用技術的選擇、應用與驗證的各個過程。
(12)項目合同管理,包括與工程活動相關的各類合同的簽訂、履行與關閉的各個過程。
(13)項目hse(健康、安全和環境,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hse)管理,包括與工程活動相關的員工健康、現場安全與現場保衛、環境保護的各個過程。
上述13個專業知識領域構成了工程管理的知識體系,但一個工程項目的成功完成還需要其他基礎知識的支持。這些基礎知識包括:
(1)工程專業知識,主要指與具體工程項目密切相關的專業知識,如化工、水利水電、港口碼頭、土木工程、道路、橋梁等工程專業領域的知識。
(2)國內和國際環境知識,主要指工程項目所處的國內和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包括建設市場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建設市場的內外部環境等知識。
(3)通用管理知識,主要指財務管理、合同與商法、物流與供應鏈、戰略規劃和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
(4)關系管理知識,主要指溝通、沖突管理等人際關系管理知識和領導、激勵談判、對組織施加影響和解決問題等組織管理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