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R單片機基本硬件電路設計包括:AVR復位電路和下載電路的設計,另外AVR晶振電路可以不加。
● AVR復位電路的設計 與傳統(tǒng)的51單片機相比,AVR單片機內(nèi)置復位電路,并且在熔絲位里,可以控制復位時間,所以,AVR單片機可以不設外部上電復位電路,依然可以正常復位,穩(wěn)定工作。 若是系統(tǒng)需要設置按鍵復位電路,那么注意,AVR單片機是低電平復位,如下圖,設計按鍵復位電路:
 ● AVR下載電路的設計 一般來說,AVR的編程方式有: (1)串行編程,ISP編程 (2)高壓/并行編程 (3)JTAG編程 (4)IAP編程 一般情況,系統(tǒng)板都需要設計下載線路,對AVR進行編程。目前的AVR芯片基本上都具備ISP接口,可通過ISP接口進行編程。所以,最常見的是,在系統(tǒng)板上留ISP接口。 那么什么是ISP呢? ISP是In System Program的縮寫,意思是在系統(tǒng)編程,亦即是在線編程。它一共使用了兩條電源線:VCC、GND,三條信號線:SCK、MOSI、MISO,以及復位線:RESET。由于僅僅使用了幾條數(shù)據(jù)線,所以我們亦常將其稱為串行編程。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AVR的ISP數(shù)據(jù)端口亦為 SCK、MOSI、MISO引腳(如tiny13/24/2313,mega48/88/168/8,mega16/32/162等),如下: [調(diào)試器] [目標MCU] VCC -------- VCC GND -------- GND RESET -------- RESET SCK -------- SCK MOSI -------- MOSI MISO -------- MISO
● AVR晶振電路的設計 與傳統(tǒng)的51單片機相比,AVR單片機內(nèi)置RC振蕩電路。出廠時,未進行時鐘源設置的AVR,其時鐘源使用的是內(nèi)部RC振蕩,一般情況使用的是1M頻率。 通過對熔絲位的設置,可以設置MCU的內(nèi)部RC振蕩頻率。例如:4M、8M等。 不過,內(nèi)置RC振蕩,在一致性方面存在差異,它因生產(chǎn)的批次有所差異,亦與溫度等因素有較大的相關性。所以,在一些對時鐘要求較高的場合,如:精確定時,RS232通信等,這些場合,建議使用外部的晶振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