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企業資產管理中,RFID通道門的引入正在取代傳統的掃碼與人工點檢方式。它不僅能實現資產出入自動識別,還能將設備、工具、樣品等的使用與權限管控數字化,減少漏檢與錯領的情況。
但要讓系統真正發揮作用,前期的選型與安裝方式極為關鍵。不同場景、不同安裝環境,對通道門的識別范圍、天線布局、安裝方式都有差異性需求。本文結合常見應用案例,分享斯科兩種主流方案的選型與安裝要點。
立式方案:CK-T4 RFID通道門
適用場景:用于實驗室、設備倉、工具房、研發中心、行政辦公區資產出入等需要固定通道、可視化監控與權限管理的場所。
選型理由:
高識別密度與方向控制
CK-T4配備4組窄波束天線,能夠精準控制識別方向與范圍,通道角度≤45°,有效避免側向串讀問題。特別適合狹長出入口或雙向通行的固定門區。
智能觸發與高識別率
支持紅外感應與空間感知雙觸發方式,可在人員或資產接近時提前啟動識別,提高批量讀取成功率。
可視化與本地控制一體化
可內置10.1寸觸控屏,支持Windows/安卓系統,可直接查看出入日志、異常報警信息,實現本地管理閉環。
云端管理與數據備份
支持MQTT、HTTP、TCP多協議,可將多通道門納入云端統一監控,支持斷網續傳與多組EPC過濾,方便多部門協作管理。
安裝建議:
立式通道門通常安裝在固定出入口,標準間距1.2米,可根據現場寬度擴展至3米。建議在地面預埋爆炸螺絲,隱藏布線;若通道內需平車或籠車通過,注意保持平行并留足安全間距。
吸裝式方案:CK-T1C 頂裝通道門
適用場景:辦公區域資產盤點、儀器間出入控制、半封閉倉儲區、設備檢修區等不便于安裝立式門的環境。
選型理由:
結構輕量化,適應空間靈活
CK-T1C僅4kg重量,支持吸頂安裝或掛墻布置,節省地面空間,不影響通行或搬運。
高頻識別與穩定過濾
雙窄波束天線設計,前后識別范圍≤90cm,可有效限定識別區間。支持>500次/秒高速讀取,適合動態出入環境。
穩定性與數據連續性
支持運行狀態上報、斷網續傳與多組標簽過濾機制,即使網絡中斷也能保留出入數據。
靈活擴展與遠程監控
通過MQTT協議可與企業管理平臺實時連接,實現通道狀態監控、權限遠程調整和參數統一設置。
安裝建議:
頂裝式通道門一般安裝在出入口的門梁或吊頂下方,建議通道寬度≤1.5米。安裝時需確保識別方向與進出方向一致,避免金屬結構遮擋。若場所光線復雜,可選配空間感知器以優化識別觸發效果。
安裝與部署注意事項
識別區域規劃:提前測量場地布局與出入口寬度,合理設置天線波束方向,確保識別區與通行區重合。
網絡與供電布局:建議為每臺通道門單獨配置網口與220V電源,確保供電穩定,減少通訊延遲。
標簽匹配測試:在安裝前進行標簽方向與材質適配測試,不同金屬或塑料表面會影響識別距離。
系統聯動調試:通道門需與后臺系統、數據庫聯調,確認出入記錄、異常報警及權限控制邏輯正確。
總結
對于企業資產管理場景,CK-T4立式款更適合固定通道、需要本地顯示與批量管理的區域;
而CK-T1C吸裝式則在空間受限、輕量化布置的環境下更具優勢。
兩者均支持云端管理與遠程配置,通過合理選型與安裝規劃,能讓資產出入可視化、數據化、安全化,實現真正的閉環管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