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不可忽視
隨著改革形勢的深入,鄉鎮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問題也與企業職工一樣,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據了解,有的鄉鎮事業單位人員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的遠遠超過一半,有的鄉鎮達80%,這一問題必須引起社會關注。
鄉鎮事業單位人員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扯皮”單位不愿繳費。企業單位繳費對象明確,而事業單位卻情況比較復雜,有的單位屬財政撥款,有的單位屬財政差額撥款,有的單位屬自負盈虧,還有的單位在政策上屬財政撥款,而事實上卻因改革變為自負盈虧,這就使一些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該由誰繳變得概念不清,相互踢皮球。
二是效益差的單位無力繳費。有的單位自從與財政脫鉤后,收入來源少,效益差,本來連人員工資都無法保障,何談繳納養老保險費?
三是少數單位領導不想繳費。據了解,相當部分單位領導對參加養老保險不主動不積極。
這當中,有部分領導是動機問題,急功近利思想嚴重,只圖眼前利益,認為職工的養老問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還有的領導因單位老同志少,在崗職工多,便在心里打“小九九”,認為投保不合算,不如直接發放退休人員工資花錢少。”
四是“捆綁式"政策制約繳費。目前還是實施的如果在崗人員不繳,退休人員繳了也不保的“捆綁式”政策,這一政策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也存在明顯的負效應。不少單位看到別的單位因無力繼續繳納在崗人員養老保險費,使過去一直繳納養老保險的老職工,退休后仍然拿不到保險金的情況,便不由得擔心人家的今天會不會是自己的明天,現在就是繳了費將來也不一定算數,因為誰也不能保證本單位效益永遠好下去,假如今天繳費了,明天繳不起費,這今天繳的費不就白搭了嗎?有的單位領導說,與其現在不能保證繳費算數,不如干脆一分不繳,過到哪算到哪。
如何解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面臨的困難和矛盾,筆者認為,對拒不繳納或軟頂硬磨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單位領導可實施經濟上處罰或行政上降級降職等處理,以鐵的手腕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
對一些因貧困實在無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單位,可建立協商繳費制,即由單位與職工協商各自承擔的繳費數額。如有的單位因特殊情況需協商讓職工全額代墊繳納養老保險費,那更要與職工簽訂協議,明確還款期限,并由政府或上一級政府提供擔保,并通過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鄉鎮事業單位人員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扯皮”單位不愿繳費。企業單位繳費對象明確,而事業單位卻情況比較復雜,有的單位屬財政撥款,有的單位屬財政差額撥款,有的單位屬自負盈虧,還有的單位在政策上屬財政撥款,而事實上卻因改革變為自負盈虧,這就使一些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該由誰繳變得概念不清,相互踢皮球。
二是效益差的單位無力繳費。有的單位自從與財政脫鉤后,收入來源少,效益差,本來連人員工資都無法保障,何談繳納養老保險費?
三是少數單位領導不想繳費。據了解,相當部分單位領導對參加養老保險不主動不積極。
這當中,有部分領導是動機問題,急功近利思想嚴重,只圖眼前利益,認為職工的養老問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還有的領導因單位老同志少,在崗職工多,便在心里打“小九九”,認為投保不合算,不如直接發放退休人員工資花錢少。”
四是“捆綁式"政策制約繳費。目前還是實施的如果在崗人員不繳,退休人員繳了也不保的“捆綁式”政策,這一政策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也存在明顯的負效應。不少單位看到別的單位因無力繼續繳納在崗人員養老保險費,使過去一直繳納養老保險的老職工,退休后仍然拿不到保險金的情況,便不由得擔心人家的今天會不會是自己的明天,現在就是繳了費將來也不一定算數,因為誰也不能保證本單位效益永遠好下去,假如今天繳費了,明天繳不起費,這今天繳的費不就白搭了嗎?有的單位領導說,與其現在不能保證繳費算數,不如干脆一分不繳,過到哪算到哪。
如何解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面臨的困難和矛盾,筆者認為,對拒不繳納或軟頂硬磨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單位領導可實施經濟上處罰或行政上降級降職等處理,以鐵的手腕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
對一些因貧困實在無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單位,可建立協商繳費制,即由單位與職工協商各自承擔的繳費數額。如有的單位因特殊情況需協商讓職工全額代墊繳納養老保險費,那更要與職工簽訂協議,明確還款期限,并由政府或上一級政府提供擔保,并通過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本文標簽:鄉鎮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不可忽視
* 由于無法獲得聯系方式等原因,本網使用的文字及圖片的作品報酬未能及時支付,在此深表歉意,請《鄉鎮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不可忽視》相關權利人與機電之家網取得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