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健全災害事故應對處置復盤機制
中國應急管理報■本報記者 嚴小娟 通訊員 徐擁軍2025-11-24 09:46:57





“針對危化品重大危險源專項督查反饋問題及近期典型事故案例,剖析原因根源,開展警示教育、自查自糾”“加快健全警醒、警戒、警示機制,精準鎖定高頻易引發隱患,確保事故類比排查直擊要害、見到實效”……近日,江蘇省南通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召開重大危險源事故類比排查培訓視頻會議,要求監管執法人員和廣大企業抓好重大危險源事故類比警示教育及風險管控工作。
南通市通江達海,自然災害易發多發,重大危險源數量多、分布廣、風險高。該市總結反思系列災害事故應對處置經驗教訓,健全完善自然災害和生產安全事故應對處置復盤工作機制,出臺復盤工作制度,著力推動“打一仗、進一步”,持續提升應急實戰能力。
復盤工作誰來組織?該市明確,各級減災辦和安委辦分別為自然災害和生產安全事故應對處置復盤工作的組織協調機構,負責組織涉及多領域的自然災害、生產安全事故復盤工作。涉及單一或者主要涉及一個行業領域的自然災害、生產安全事故復盤工作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組織。
復盤工作啟動有何條件?該市指出,全市范圍內啟動ⅳ級及以上應急響應的各類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事故,且發生1人以上死亡或失蹤、3人以上重傷等五種情形之一的應對處置視情啟動復盤分析;其他地區發生的有警示作用的典型突發事件應當啟動復盤分析。復盤工作盡可能還原災害事故經過,初步分析災害事故防范應對情況、發生的原因和暴露的問題,舉一反三,提出整改措施建議。
今年7月30日,受臺風“竹節草”影響,該市境內蘇通大橋發生集裝箱貨車側翻事故。大橋隨后采取特級交通管制措施,造成過境車輛較長時間停滯。
事后,南通市安委辦組織公安、交通、生態環境、衛健等部門以及境內蘇通大橋、崇啟大橋、滬通大橋經營管理方進行復盤分析,推動各方建立事故快速響應、突發事件快速通報等機制,推動3座跨江大橋經營管理方完善應急預案、充實應急物資,尤其對分流方案進行了優化調整。
為推動復盤工作由事后總結向全周期跟蹤轉變,南通市在編制應急預案時提前考慮事故概率,梳理形成“潛在問題復盤清單”;在災害事故中,依托應急指揮平臺實時捕捉記錄關鍵決策與行動數據,自動生成處置過程日志;在事件應對結束后1周至2周內啟動深度復盤,綜合運用現場勘查、數據回溯、人員訪談等方式,重點剖析超預期情況、措施有效性及改進方向。
此外,該市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模擬仿真等技術為復盤提供支撐,在復盤工作中注重收集受災群眾和參與救援單位的意見建議,對問題及建議分級分類明確整改責任與時限,將成果應用于預案修訂、物資配置、制度完善、教育培訓等各環節,推動復盤結論轉化為工作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