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薊州區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生產百日攻堅行動側記
中國應急管理報■李德金 程崧2025-10-13 15:21:27





薊州區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帶領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員開展交叉檢查。
近日,在中石化薊州五里橋加油站卸油區,一名身穿“中石油”工裝的安全管理人員俯身檢查靜電接地夾是否完好,另一名身穿“中石油”工裝的安全管理人員則在查看卸油操作記錄。中石化薊州五里橋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員許鵬飛一邊陪同,一邊記錄著同行提出的建議。
“靜電接地線纜外皮老化,建議盡快更換。”“你們卸油區的消防器材、靜電消除器、警示標識設置得很規范,我們要學習借鑒這種做法。”……一番細致檢查后,許鵬飛的筆記本上已寫下七八條改進意見。
這是天津市薊州區應急管理局在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生產百日攻堅行動中推行“交叉互查”機制的一個縮影。這種由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相互檢查、相互學習的模式,在薊州區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中已成常態。
打破自查困局
推動共管共建
“以往多是監管部門開展執法檢查,專業性強但頻次有限,企業自查也存在盲區。”薊州區應急管理局危險化學品監督科負責人王松介紹,全區現有加油站97座,安全監管任務繁重。
面對監管力量有限與企業數量眾多的現實矛盾,探索有效的監管方式勢在必行。
今年4月,天津市部署開展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生產百日攻堅行動。薊州區應急管理局結合實際,創新推行“交叉互查”機制,組織中石化、中石油、殼牌等企業資深安全管理人員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全區加油站開展交叉檢查。
“第一次接受同行檢查,確實有些緊張。”許鵬飛說,隨著互查的推進,他發現這種方式不僅能幫助企業發現日常管理中忽略的問題,更成為企業之間交流經驗、共同提升的重要平臺,“同行了解行業運行的特點,提出的建議往往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在近期的一輪互查中,某加油站因操作井內電氣線路敷設不規范被要求整改。起初,該加油站負責人認為“多年來未發生事故,問題不大”。擔任檢查組組長的中石油安全管理人員王金成結合國內同類場所因線路短路引發事故的案例進行現場講解:“您看,就是因為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問題,最終引發了嚴重后果。”真實案例讓該加油站負責人深受觸動,當場表示立即組織整改。
“這種‘用專業說話、用案例警示’的方式,企業更容易接受。”薊州區應急管理局局長王宏偉表示,互查不僅查找隱患,更搭建起企業間的交流平臺,營造出行業自律、共建共治的安全管理氛圍。
專家精準指導
補齊安全短板
針對設施設備老化、工藝環節復雜等專業性強、隱蔽性高的風險,薊州區應急管理局聘請第三方安全技術機構專家,對20家化工企業、29座加油站開展診斷式檢查。
“加油機內防爆電氣管件松動,建議及時加固。”“罐區操作井內接地連接點存在銹蝕,建議及時進行防腐處理。”專家組的檢查深入細致,連螺栓松動、標識不清等細節都不放過。
“專家出具的隱患排查報告像診斷書,既有問題描述,也有整改建議,非常實用。”中石油薊州迎賓路加油站負責人表示。
在推動企業全面自查、互查和專家檢查的基礎上,薊州區應急管理局實施風險分級管控,對全區161家危險化學品、化工、醫藥企業進行分類精準監管。
以6家工業氣體充裝企業為例,薊州區應急管理局組織專家依據《工業氣體充裝企業安全風險評估細則(試行)》,從設備設施、管理制度、應急能力等方面開展系統評估,評估結果顯示,6家工業氣體充裝企業均為低風險等級。目前,6家工業氣體充裝企業已被錄入危險化學品經營管理系統。
“開展風險評估不是為了‘貼標簽’,而是為實現差異化、精準化監管提供依據。”王宏偉說。根據評估結果,薊州區應急管理局將動態調整檢查頻次和內容,提升監管效能。
執法服務并重
推動落實責任
在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生產百日攻堅行動期間,薊州區累計檢查企業418家次,共處罰企業5家,約談企業30家。
在某化工企業檢查時,薊州區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發現其特殊作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當場指導企業查找相關標準規范,幫助企業建立符合要求的管理制度。
“執法人員既指出問題,又幫助解決問題,我們心服口服。”該企業負責人桑運明表示。這種“執法+服務”模式,有效推動企業從“被動接受監管”向“主動加強管理”轉變。
截至目前,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生產百日攻堅行動期間發現的455項隱患,已完成整改443項,整改率達97.4%。
在加強外部監督的同時,薊州區應急管理局更加注重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對此,薊州區應急管理局組織開展了多場警示教育活動,用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企業負責人。在一次警示教育會上,薊州區應急管理局播放了近期國內發生的事故視頻。看著觸目驚心的畫面,參會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除了警示教育之外,薊州區應急管理局還推行“逢查必考”制度,即每次檢查都會隨機抽取企業員工進行安全知識測試,倒逼企業加強日常安全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