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消防救援總隊在三亞市海棠灣海域組織大規模水域救援綜合實戰演練。演練聚焦“水下、水面、空中”三位一體新型救援體系,全方位檢驗復雜海況下的應急救援能力。
演練模擬極端天氣下發生的多船碰撞險情:一艘漁船因傳動系統故障失去動力,漂入他船航道,與一艘在暴雨中視線受阻的景區游船發生碰撞。事故造成漁船船體破損進水,一艘搶修小船傾覆,多名人員落水,情況十分危急。
接到報警后,海南省消防救援總隊立即啟動應急響應,一次性調派多支水域救援專業編隊趕赴現場。在行進途中,指揮車搭載的無人機率先升空,對事故海域實施偵察,實時回傳畫面為指揮決策提供關鍵信息。隨后,4架載重無人機飛抵事故區域,在落水人員集中區域精準投擲救生圈,并利用專用吊運模塊轉運傷員。
消防救援人員抵達后迅速展開行動,動力救援板、摩托艇、橡皮艇、消防船分隊協同突進,綜合運用“750”型高速機動艇、全地形保障消防車、水下機器人等高精尖裝備,靈活展示“o”型救援、活餌救援、登船滅火等專業技術,高效完成落水人員搜救與船舶火災撲救任務。
本次演練圍繞極端天氣下的船舶碰撞事故,聚焦極端性、專業性、實戰性,突出新裝備、新技術、新戰法等新質救援能力運用。設置了人員落水救援、船舶傾覆水下搜救、船舶火災撲救三大實戰場景,共包含摩托艇快速救援、水下密閉空間營救、舟艇滅火等16個實戰科目。消防、海事、海警等多部門共200余人參與,有效提升了跨單位協同作戰能力。
演練現場設置裝備展示區,集中展出指揮、搶險、滅火、舉高、專勤、保障等6類消防車輛,以及水域救援、滅火、破拆、偵檢、通信等5類器材裝備,全面展現近年來海南消防救援隊伍在水域救援領域的專業化建設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