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廈門市翔安區強化政企社協同數字化治理
中國應急管理報■本報記者 柯藝昕 通訊員 肖延國2025-11-19 09:36:21





“掃碼就能上報隱患、學習安全知識,還能直接聯系執法人員咨詢政策,這個‘翔企安’服務碼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廈門雙瑞船舶涂料有限公司員工歐宗華使用手機掃碼,快速上報車間設備隱患,不到2小時就收到了企業責任人的整改反饋,還獲得了50元獎勵。
這一場景,正是翔安區應急管理局通過打造“翔企安”服務碼系統平臺,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意見》的具體實踐。
一“碼”當先——
精準對接企業需求
基層安全生產治理面臨企業安全意識薄弱、隱患排查處置效率不高、部門監管服務靶向性差、政企協同成本高等突出問題。為解決以上突出問題,翔安區應急管理局創新推出“翔企安”服務碼,著力構建“碼上上報、碼上處置、碼上賦能”的安全生產治理新模式。
“‘翔企安’服務碼是破解安全生產治理痛點的關鍵抓手。”翔安區應急管理局局長王青松介紹,該局推出“翔企安”服務碼系統平臺,旨在實現隱患上報、分派、整改、服務、督辦全流程數字化政企互動閉環,建立全覆蓋隱患識別與預防體系,形成場景化精準宣傳網絡。
在廈門中遠海運化工物流有限公司危化品倉庫門口,記者看到,一張印著企業logo的專屬“翔企安”服務碼旁邊掛著“進入前必掃碼”警示牌。新員工陳建強第一次來收發貨時,倉庫主管王清水便指引其掃碼學習。陳建強掃碼后,手機屏幕上立即彈出“倉庫安全指南”,里面有倉庫內部實景圖,紅色箭頭標注著“靜電消除區—消防通道—甲醇存儲區”路線,下方還有“禁止攜帶手機”“必須穿防靜電服”的醒目提示語,并附帶“泄漏應急處置”短視頻。
據悉,“翔企安”服務碼系統內設隱患上報、隱患處置、安全培訓、政企溝通等模塊,企業員工、責任人及應急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掃碼即可完成對應操作,讓安全管理實現“一碼高效通辦”。
“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場景,我們專門定制服務碼模塊,實現一企一碼、分類服務。”王青松介紹,針對企業自查不深入、部門服務難精準、政策宣傳不落地等難題,系統通過“碼上互聯”實現從“人找事”到“事找人”的轉變。
三方聯動——
強化政企社協同共治
“‘翔企安’服務碼系統通過多端協同,實現政企社三方高效協同。”翔安區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黃俊介紹,企業員工可通過隱患上報模塊,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及時上報隱患;企業責任人通過隱患處置模塊實時審核,標注紅、橙等風險等級并設定整改期限;應急管理部門執法人員則通過企業管理模塊實時查看管轄企業隱患上報、風險自查等數據,實現精準服務。
“我們在車間關鍵崗位張貼專屬‘翔企安’服務碼后,員工上報隱患的積極性明顯增強。以前發現設備異響需填單簽字,走完流程至少得用1天;如今掃碼上傳視頻,15分鐘內即獲得安全管理部門響應。”在廈門乾照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安全主管陳正龍向記者介紹。
據悉,該公司試運行“翔企安”服務碼以來,員工共上報隱患217項,較傳統方式增長4倍,其中3項重大設備隱患在萌芽階段被及時處置,有效避免了事故。同時,“翔企安”服務碼系統推送的行業專項安全課程覆蓋全員,員工違規操作發生率從12%降至5%,安全培訓成本縮減近40%。
“整改責任人完成整改后,需再次掃碼上傳整改前后對比照片、檢測報告等佐證材料,經企業責任人與應急管理部門線上審核通過,才算完成隱患治理閉環,確保隱患不遺漏、整改不懸空。”該公司安全總監鄭元新表示。
數智賦能——
精準定位高危隱患
“現在通過查看系統數據,可精準定位高危隱患,實現靶向服務。系統自動生成的統計報表,將隱患數據按區域、行業、類型歸類,清晰呈現高發區域與薄弱環節,助力服務企業效率提升60%。”記者看到,翔安區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李士武的工作手冊上,清晰記錄著“翔企安”服務碼系統運行后帶來的改變。
在近期的督導服務中,針對“翔企安”服務碼系統提示的“3家加油站連續出現油罐區靜電接地不規范隱患”,李士武與同事張惠民立即介入,通過政企互聯模塊提前推送整改標準,推動加油站進行整改。目前,3家加油站已將隱患整改到位,并通過了復查驗收。
記者了解到,“翔企安”服務碼系統試點運行期間,已預警2起重大事故隱患,有效避免了事故發生。
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廈門育盛加油站站長紀建國對“翔企安”服務碼政企互聯模塊贊不絕口。他介紹,該系統還會根據加油站行業特性,在汛期、高溫等特殊時段推送儲油區安全防護提醒。
“今年第26號臺風‘鳳凰’來臨之際,掃碼學習應急處置指南的員工覆蓋率達100%,有效保障了極端天氣下的生產安全。”該加油站站長紀建國介紹。










